企业文化
机德
- 分类:懿周博文
- 作者:文懿
- 来源:清远市博尔纤维有限公司
- 发布时间:2014-02-01
- 访问量:0
大年三十春晚很接地气的《群发的我不回》歌曲,经城市民谣歌手郝云创作并现场演绎后引起广泛的反响。似乎拨动了手机时代里诸位曾遭遇而又敏感的隐痛,让大家有了一吐为快的爽劲。
全民手机的国度里,手提电话成了每个人不可或缺的随身物品,乃至附属称为身上的一个“器官”。忘带手机或信号不佳的区域,顿觉浑身不自在,似乎觉得跟世界失去了联系,无法跟接入亲友的社交网络世界里。
在从众的“羊群效应”的无形驱动下,手机的使用者慢慢形成了一种默契或潜规则,甚而有之便慢慢上升到道德层面。如果某位有意无意地触碰,便被指责为没有“机德”。
相比歌中所唱“群发信息”,不能及时接听(或回复)电话和信息,没有全天候处于开机状态…便是严重“机德”不足的表现。在快时代里,若遇上跟自己一样慢性子迟缓表现:机离身,定时开,静音待…就很OUT有些格格不入和扫兴了。
想当初首次登陆南粤大地,到站后前往广州火车站对面,先交100元押金拿个号,然后排队拨打电话。最悲摧的是,拨通电话却无人接通,只好再来依次排列…
那时候,鸿雁捎家书,带去了远方的牵挂和思念。一封信,被反复阅读咀嚼,每次都是一次感动,每次都是一次安心。或许,亲友们谙熟“担心不如祝福”的至理,慢慢品味心里流淌出来的文字是一种抚慰,一种幸福。
就算有一次贸然的空中飞行,得来的都是长久温馨的祈福。她(他)们从来相信儿女们的福气和好运。可这,随着手机的普及和联络的紧密,都在慢慢的潜移默化。若未能按时按点地报告落地的平安消息,家人们再也按耐不住、焦躁不安,其实可能是一次晚点所致或晚开机而已。
人们要求的速度越来越快,电话从固定电话到手机,网络传输速度从电话线的几K到宽带几M至专用光纤几G,铁路从慢车--->快车--->特快--->高铁…我们越来越没有耐心,越来越急躁,越来越紧张…不能掉线、不能塞车,不能晚点…否则情绪炸弹瞬间被点燃引爆,伤人害己。
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,从固定快带到移动网络,我们在享受着科技越来越便利的同时,也被无形的绳索慢慢地捆绑,恢恢然无有疏漏,稍不留神就动弹不得。于是乎,行住坐卧间、餐饮时、聚会中…总是手机当道,人们面对面相对时没有表情,需要手机上的表情符号来补充。唇齿间的温暖言语被置于南北极的冰天雪地尘封了,代之以划拨在越来越大的手机平面屏幕手语。
不愿逢年过节群发信息问候亲朋好友,或是没有把大小巨细事宜通过电话交流沟通的人士就滑落为“另类”了。固执和守旧导致了“机德”的沦落:一个未接电话就变成了“不在乎”和“冷落”,节假日未发出的信息就成了“高傲”和“无礼”的代名词。
其实,每个人表达情绪和爱意的方式不尽相同。有时候,电话或短信可能显得苍白无力,无法诉说埋藏在内心深处那份深深的情意。或者,实在不愿意被随时的来电和短信肆意切割他们的大块时间和空间。因为,在读书、思考和写作的时空了,被那些电话和短信无情地伤害是一种无辜,是一种无奈,是一种无助。
无情地被扣上没有“机德”的帽子,就来得那么凶猛和惨烈,逼迫得无所遁形。只好孩子般地嚎啕大哭,或者哑巴般“莫言”或“闭嘴”,任由万千利箭穿心而过血流不止。
情感依附混纺在有形无形传输线路上,经纬方向延伸编织成的社交网络不经意间把自己黏住了,毫无主动和情愿的选择权力。“距离产生美”,可究竟多长多远才是适中的距离?才能不被误会和曲解?
很多年,过年问候信息都是原创后缀署名而群发,可“机德”依旧是“卑鄙下流无耻”。或许,应该更狠一些直接关机,就当全世界人当我睡着了不忍打扰。
风清月黑的夜里,颤颤巍巍地发出一丝微弱的声音:我是手机的主子!我的手机我做主!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