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age/svg+xml
关于我们
About us
您现在的位置:
首页
/
/
/
青海牦牛

企业文化

青海牦牛

  • 分类:懿周博文
  • 作者:文懿
  • 来源:清远市博尔纤维有限公司
  • 发布时间:2013-11-06
  • 访问量:0

青海牦牛

【概要描述】让我们循着这十个境界次第赏图阅诗,以了解修行的心路历程,真正用功成为“心”的主人,不再心“牛”意马般涌动纷飞、狂奔不息。

  • 分类:懿周博文
  • 作者:文懿
  • 来源:清远市博尔纤维有限公司
  • 发布时间:2013-11-06
  • 访问量:0
详情

  当初为顺应博尔家人沟通交流的需要,为我开通了QQ,而在第一时间不假思索地选取了“青海牦牛”的昵称。而这牦牛之牦(máo)字和耗油之耗(hào)有些相似,常被好友们称为青海耗(hào)牛,令人啼笑皆非。

  这昵称“青海牦牛”和青海高原真正的牦牛最大的不同是:一是前者两脚直立着地,后者四脚驱动前行;还有一个身上没毛,一个身上有很多的长毛。这长毛家伙估计是承受不了岭南溽热闷潮的夏季,若非要驯化,那可能也会变成没毛的牦牛,并且出没水塘间最终演变为水牛了。

  牦牛被称为“高原之舟”,行走于青藏高原崇山峻岭、陡坡险路、雪山沼泽,亦能游渡江河激流之间,以耐力见称。或许两脚跑出马拉松是当初不经意间设定的“青海牦牛”忍耐力坐标,看来要名符其实还得来一次100公里的超级马拉松方可。

  它还是素食动物,偶尔也将一两棵冬虫草卷入最终咀嚼,便有了一些宣传的噱头。其实在牦牛的眼睛里只有黑和白两个世界,根本无法分清哪些是冬天虫、夏天草。

  牦牛们的老家是青藏高原,也是“世界屋脊”著名的景观牛种。现在很多的旅游景点如青海湖边等地,都有几头牦牛供游客做收费骑牛像的留影。那些牦牛眼里流露出很多的无奈,向往着雪山草地之快活生活。

  它在藏语有个好听的名字“雅客”,国外通称为“yak”,即为藏语的译音。牦牛的叫声象猪鸣,所以又称它为猪声牛。西方国家见其主产于中国青藏高原藏族地区,因而也称它为西藏牛。牦牛的尾巴如象马尾,所以也有人称它为马尾牛。

  高原上的春夏季里,蓝天白云下满山满坡的或白或黑牛羊群,宛如一片片的白云或阴影在山坡上漂移。这些牦牛是藏族人民生活的亲密伙伴,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。人们喝牦牛奶,吃牦牛肉,烧牦牛粪。毛纺衣,皮制革,又能耕来又能驮。

  当如今,随着兰州拉面馆在全国各地星罗棋布,又开发出特产牦牛肉干。牦牛肉的消耗量日益增长,估计牦牛生长的速度赶不上人们胃口的膨胀速度。这么红火的牦牛肉生意,可能已经导致原先全放养的饲养模式往半圈养牧牛转变。谆谆告诫高原人民:千万不能唯利是图整出个类似“疯牛病”事件出来使牦牛蒙羞。也但愿高原游子的担心是多余的。

  据闻野生牦牛已经频临灭绝的边缘,主要是不法分子偷杀盗猎所致,现在能见的牦牛种群皆是野牦牛家养驯化而来。把性情凶猛狂野习气慢慢地磨削去,十足倔强的“牛劲”渐渐温顺下来,期间经过了多少代牧民兄弟的精进努力。

  从不听话、不耕田、不驮物,调伏驯服得听话、耕田、驮物,须得经过长期而艰辛的付出。实际上,于两脚着地的“青海牦牛”而言,牛者,心也。

  若要调伏驯服自己的“心牛”也得耗费精力时间,步步为营,环环递进。禅门祖师大德们(宋朝廓庵禅师&普明禅师)早就将此调心开悟过程分为十个阶段,画图并配诗:寻牛-->见迹-->见牛-->得牛-->牧牛-->骑牛归家-->忘牛存人-->人牛俱忘-->返本还源-->如廛(chán,十字街头之意)垂手。

  让我们循着这十个境界次第赏图阅诗,以了解修行的心路历程,真正用功成为“心”的主人,不再心“牛”意马般涌动纷飞、狂奔不息。

  附注:因为字数受限,请诸位移步至这里继续阅读http://user.qzone.qq.com/544877367/infocenter#!app=2&via=QZ.HashRefresh&pos=1383089772。谢谢!

 

十牛图颂的意义

 

  ‘十牛’,是一种譬喻;‘图’,就是图说;‘颂’,就是用偈颂的方式,说明十牛图

  的含义及其中的道理。

  ‘牛’,是譬喻这念心,凡夫的这念心,犹如一头牛般,有牛脾气,很难调伏。想调伏

  心中这头牛,必须要有相当的耐力及智慧。

  降伏是有层次的,从开始的‘寻牛’,到‘见迹’、‘见牛’、‘得牛’、‘牧牛’、

  ‘骑牛归家’、‘忘牛存人’、‘人牛俱忘’、‘返本还源’,到最后的‘入廛垂手’,共

  有十个过程、十种境界。也就是说,在修行的过程中,从开始寻找道在哪里,到见道、修道、

  养道,最后证得究竟的菩提道,要经历十种心的境界,每个境界就用不同的‘图’及‘偈颂’

  来表示。所以‘十牛图颂’,就是说明修行的十种心路历程。

 

  一、寻牛

  茫茫拨草去追寻,水阔山遥路更深。

  力尽神疲无处觅,但闻枫树晚蝉吟。

                ~廓庵禅师

 

  一开始修行,发愿‘上求佛道’,首先要知道‘佛’及‘道’究竟在哪里,即是要‘寻

  牛’。以禅宗而言,南参北学,参访善知识,为的就是要找到这头牛,以明悟心性。此偈颂

  的内涵,就是在说明禅宗‘寻牛’的心境。

  禅宗‘寻牛’的法门是什么?参‘谁在念佛’、‘谁在喝茶’,找到是‘谁’在念佛、

  是‘谁’在喝茶,就找到这头牛了。但是刚开始修行,并不知道是‘谁’在念佛、是‘谁’

  在喝茶,不知道什么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,因为不明白,所以有疑问:念佛的是谁?喝

  茶的是谁?随着这个‘疑’,绵绵密密地参究──念佛、喝茶的这念心到底在哪里──这就

  是禅宗的‘参话头’。

 

茫茫拨草去追寻

  这念心可开展为六根、六尘、六识、十二入、十八界;人从早到晚,起了无数的心念,

  这么多的心念,如茫茫大海一般,究竟哪一个心才是自己的心?所以就必须‘拨草去追寻’。

  ‘草’,就是妄想、烦恼、无明。因为修行还不知心在哪里、佛在哪里、道在哪里,因

  此,要努力参究、追寻,这就是‘拨草’。‘拨草去追寻’,就是要在妄想、烦恼、无明当

  中,在地水火风四大当中,去追逐寻找这念心,不断追根究底的问:究竟是谁在念佛?究竟

  是谁在喝茶?

  所以,‘茫茫拨草去追寻’,就是要起疑情──是谁?究竟这念心在哪里?不管行住坐

  卧,始终绵绵密密地在话头处参究、起疑情。

 

水阔山遥路更深

  经过不断地参究,回光返照,终于找到了话头。可是仔细一看,发现‘水阔山遥路更

  深’。

  ‘山遥’,指灵山路遥,心水无有边际;‘路更深’,是发现这条心路愈来愈深远。为

  什么?因为这念心超越时间、空间,无边无际,找不到它的深度、广度,这一条路愈走是愈

  深远,没有一个着落点。《解深密经》云:‘阿陀那识甚深细,一切种子如瀑流。’无始劫

  来,八识田中蕴藏的种子无量无边,所以愈参话头,愈觉得这念心的深广。因此,未悟者,

  时时刻刻都在这个地方追寻。

 

力尽神疲无处觅

  在参话头时,聚精会神,单提一念,用尽全身气力,弄到精疲力竭,还是不知道‘念佛

  是谁’。所以古人参禅时,往往不知左右邻单姓啥名谁,行住坐卧只有这一念心,东西南北

  都不知道了。

  经过一番参究,虽然还未找到这念真心,但是参到整个身心世界都变成了一个疑团,此

  时完全没有妄想、没有昏沉,整个世界都不存在了,没有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处在一个定境

  中,只有能闻、能参这念心还存在。

  古德云:‘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。’究竟哪一个在念佛?始终找不到。为什么?因

  为‘起心即错,动念乖真。’只要还有能、有所,就无法找到这念心,如同骑牛找牛,是找

  不到牛的。虽然如此,还是必须去找。否则,修行这念心就无法落实下来。

 

但闻枫树晚蝉吟

  其实,这念能见、能闻的心是本具的,由于尚在迷惑中,所以不知原来这一切都是现成

  的,因此必须经历一番的参究,才能了悟。

  努力的参究后,‘但闻枫树晚蝉吟’,看到眼前的枫树、听到蝉的鸣叫声,忽然对本具

  这念能见、能闻的心性有点体悟。‘但闻’,就是对于心性的体悟,有一点点消息,好像有

  点契入到这念觉性,可是自己还是没有信心,不敢确信。所以,初始开始修行学佛的人,可

  能都有这种境界──虽然没开悟,可是却有点体会;若说悟了,却又不知这个道究竟在哪里,

  始终似是而非。这就是第一阶段寻牛‘但闻枫树晚蝉吟’的境界。

  ......http://user.qzone.qq.com/544877367/infocenter#!app=2&via=QZ.HashRefresh&pos=1383089772
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
上一个: 贩卖国土
上一个: 贩卖国土
博尔纤维

全国服务热线

广东省清远市新城区静福路27号朝南国际1013

+86-763-3783262

二维码

手机网站

二维码

公众号

Copyright©清远市博尔纤维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  粤ICP备1105741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