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文化
感同身受
- 分类:懿周博文
- 作者:文懿
- 来源:清远市博尔纤维有限公司
- 发布时间:2014-07-21
- 访问量:0
感同身受
【概要描述】“感同身受: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(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谢),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,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。也泛指给别人带来麻烦,自己也能亲身感受到。”
- 分类:懿周博文
- 作者:文懿
- 来源:清远市博尔纤维有限公司
- 发布时间:2014-07-21
- 访问量:0
课堂上,老师出了一道题目:请用成语“感同身受”造句。
同学甲:地震灾区人民的悲惨遭遇,使我感同身受,仿佛一座大山一直压在我的胸口,让我彻夜难眠。
同学乙:看完电视连续剧,我被这其中的人物命运深深的震撼了,旧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让我感同身受啊。
同学丙:孩子年纪尚小,远离家门去省城广州培训,承蒙姜老师悉心照顾,在此作为孩子的父亲,我感同身受。
若请您做回老师点评打分的话,可能偏向于同学甲和乙的答案。这也难怪,现在各种媒体创造的语境很多时候是误用的;再说,从字面上也会这般理解。
其实,“感同身受”的本意是: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(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谢),这里的“感”作“感激”解。这么一澄清,您就会重新选择同学丙的答案是接近原意的,“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蒙受恩惠一样。”
“感同身受”相通于“身同感受”,其意并无不同。出自于《晚清文学丛钞·轰天雷》第二回:“再者北山在京,万事求二兄代为照顾,身同感受。”
中有“假作真时真亦假”的谚语,西方也有类似的说法“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”。虽然,“感同身受”的误用不至于到谎言的地步,但知晓原意的人越来越少。最后,可能在辩论澄清的过程中,更加缠绕不清。
最新版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第五版)采用了一个善巧的办法,干脆给“感同身受”把人们误用的意思也收录进来,不失为古今双用的妙招。应运用场景的迥异代表不同的意涵。
“感同身受: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(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谢),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,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。也泛指给别人带来麻烦,自己也能亲身感受到。”
这样一来,刚才甲乙丙三位同学的造句都可以称为合格作品。至于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的做法是与时俱进还是无奈之举,倒是见仁见智之事了。
一不做二不休,我们一起听听香港作词家林夕创作、台湾“迷幻王子”林宥嘉演唱的歌曲《感同身受》来现代版的“身同感受”一把:“我想说每个人都差不多,不一样的血肉之躯,在痛苦快乐面前,我们都是平起平坐。”
《感同身受》林宥嘉
有谁流过眼泪请说
有谁没有哭过请说
你怎么能挨过如果那个是我可能比你更失落
我想说每个人都差不多
不一样的血肉之躯在痛苦快乐面前
我们都是平起平坐
全世界的脉搏(像你像我)
让我们用心抚摸(是你是我)
别人的眼泪随时来自你和我的双眼
有那么多人在寂寞就没有人寂寞
有谁曾经要死要活
想像连呼吸也很难过
给我会怎么做有同样的遭遇是否有相同结果
我想说每个人都差不多
不一样的血肉之躯在痛苦快乐面前
我们都是平起平坐
在同一本小说(像你像我)
主角无分你我(是你是我)
别人的遗憾当中看到自己犯过的错
有那灱多人在寂寞就没有人寂寞
那些笑容都是为了什么
那些折磨是怎么样解脱
有人快乐我们都会快乐
有人寂寞谁还敢说寂寞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